从小到大,好像幼儿园到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都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,那就是高考,大约前20年,不断地学习新知识,整修旧知识,不断地向前,不断地完善自己,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,做到尽善尽美,十年的沉闷,坚持都是为了等待高考花儿的绽放。并且在这十多年里,我们的学习总是紧跟老师的步伐,用老师所说的好的学习方法持续学习。最后,高考结束了,有一段时间,有十多年的压抑情绪终于得到释放,不必再为高考而读书,不必受家人、老师的压迫。
尽管高考结束了,但是学习生涯还没有结束,转眼就来到了曾经梦想的大学。在大学里学习和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学习都不太一样,在大学之前,只要你上课跟老师认真听课,及时复习巩固,一个人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,学会新的知识,但是大学却并非如此,一个班有100多个人同时上课,教室很大,教室里座无虚席,老师们则站在讲台上,事先准备好的PPT,介绍本堂课要学的新知识。
现在你似乎发现除了同学多了,教室大了以外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,但是最重要的是,大学的一堂课教师能够讲完一本教科书上二三十页的知识,这样的讲课速度又有谁能像高中那样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?而大学时,老师就不会像高中那样时刻关注你的学习情况,随时提醒你哪里做得不好,大学老师只负责上课,偶尔帮你解答疑问,但更多的时候是学生自己在课下挖掘问题,解决问题,弄清每个知识点,把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重点融会贯通,外延扩张。